公告版位
- Aug 20 Tue 2013 15:22
【瑞華文化】[中學園地] 趕作業、考試 9成7學生曾被「借課」
- Aug 12 Mon 2013 16:58
【瑞華文化】[生物] 狂犬病解析/病毒專門攻擊溫血動物神經細胞
2013/08/11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陳皓嬿】
狂犬病病毒是砲彈病毒科、麗沙病毒(Lyssavirus)屬的第一型,是一種專門攻擊溫血動物神經細胞的RNA病毒。麗沙在古希臘神話中,是掌管瘋狂、發狂的女神。其他六型麗沙病毒則是屬於類狂犬病病毒,以蝙蝠受感染居多。
狂犬病病毒主要攻擊神經細胞,病毒的蛋白質外殼會和神經細胞上的蛋白質受器結合(在運動神經的神經肌肉接點或是感覺神經的神經軸處),藉此進入細胞內。經過複製後,病毒被細胞釋出,繼續朝中樞神經系統和腦部移動。
病毒在細胞內增殖時,會在細胞質或細胞核內留下成團的蛋白殼,這些蛋白殼稱為包涵體 (inclusion body);狂犬病病毒所產生的包涵體,則有特殊的名稱「內基氏小體」(Negri bodies)。
圖中深色顆粒為狂犬病病毒所產生的包涵體,名為「內基氏小體」。
在顯微鏡下,內基氏小體呈圓型或橢圓形分布於於細胞內。內基氏小體不僅顯示病毒正在複製時的位置,也證明該細胞被病毒感染,是診斷動物是否得狂犬病的重要依據。
法國巴斯德實驗室解釋,狂犬病病毒並不會讓腦部產生物理性質上的病變,但是狂犬病病毒會攻擊並干擾神經細胞,特別是掌管自律神經系統的細胞,造成患者生理紊亂、器官衰竭而死亡。
也侵襲腦細胞 狂牛症造成失能
值得一提的是,同樣是破壞腦─脊系統,且名稱和狂犬病相似的狂牛症,其感染方式及病原體卻和狂犬病截然不同。狂牛症「病毒」是由一種不含核酸的純蛋白質,在不明原因之下改變其立體結構,由正常構型轉變為惡性構型且具感染性的蛋白質。這種特殊的蛋白質顆粒被稱做朊病毒或普里昂蛋白(prion)。
和狂犬病相反,朊病毒專門使腦部產生物理性病變。被朊病毒攻擊過的神經細胞會空泡化,患狂牛症的牛隻腦內便產生許多「腦洞」,使腦看起來如海綿般,因此狂牛症的正式稱謂,應是「牛腦部海綿化症」(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, BSE)。
狂犬病病毒對環境抵抗力相當弱,肥皂水和酒精就可使其失去活性。朊病毒則相反,高溫加熱、紫外線照射、甲醛消毒都不能將其消滅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- Aug 12 Mon 2013 16:56
【瑞華文化】[校系情報]北醫大6年制藥學系首招生 躍龍頭
2013/08/10【聯合報╱記者沈育如/台北報導】
為增加學生的實習時數與學習成效,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今年增加6年制的「臨床藥學組」,首度招生不僅招滿,指考分發的平均原始分數,甚至超過台大藥學系0.1分,成為平均原始分數最高分的藥學系。台大也決定從明年起,將藥學系全面改為6年制,而明年首度加入招生行列的成大藥學系,也將採6年制。
北醫大藥學系主任許秀蘊表示,今年該校藥學系分為4年制的藥學組與6年制的臨床藥學組,首度招生臨床藥學組,30個名額全招滿。
許秀蘊表示,臨床藥學系畢業生投入藥師工作,會花更多時間在與醫師巡房、藥品檢測、藥物諮詢等工作,需要更多的臨床經驗。近10年來美、日、韓、泰等國,有感學生實習經驗不足,已將藥學系修業年限,由4年延長到6年;台灣學生實習時數僅640小時,臨床經驗普遍不足,因此北醫決定自今年開始延長修業年限。
許秀蘊指出,臨床藥學組多出兩年學習時間,規畫大五增加藥物治療相關課程,4年制只修6學分,6年制將增加到24學分,並由醫院8大專科醫生直接授課;大六學生則到醫院實習一年,減少學用落差,「讓學生畢業後走得出去」。
台大藥學系在2009年,已向教育部申請延長修業年限,明年將全面改為6年制,不過在這段過渡期間,每年開放15到18位學生申請念6年。
台大藥學系主任顧記華指出:「學用落差大,學生畢業後不能直接上手,醫院還要再訓練2到5年,讓院方抱怨連連。」顧記華說,藥師不只會辨別藥物,還要與病人互動,了解藥物對疾病的影響、副作用等,「臨床經驗非常重要」。延長修業年限後,學生的實習時數將從640小時,增加超過1000小時。
顧記華表示,只用4年養成一位藥師真的不夠,增加2年時間較為充裕,藥師要直接面對民眾,並提供用藥建議,因此「社區藥局」這堂課很重要,不過過去因為時間壓縮,只能放在選修課,「有的學生甚至沒念過就畢業」,未來延長6年後,排課可以更彈性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- Aug 12 Mon 2013 16:50
【瑞華文化】[校系情報]憂 楊泮池:台大學生沒自信
2013/08/10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、游婉琪╱台北報導】
不景氣讓高學歷高失業,就連新任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也憂心「台大學生沒自信」!楊泮池說,他看到不少台大碩博士生的眼神是茫然的,對未來就業感到一片茫然,學歷愈高愈擔心。台大學務長陳聰富進一步分析,越來越多畢業生找工作沒有目標、亂槍打鳥,妄想著一步登天,容易在不景氣的求職環境中受挫。
8月1日接任台大校長的楊泮池,日前在一場與媒體記者餐敘中,本報記者問他未來最想改變台大人什麼特質?楊泮池幾乎不假思索的說: 「沒自信。」這三個字從長期指導台灣最拔尖人才、台大醫科學生的楊泮池口中說出,著實讓人嚇一跳。
台大校長楊泮池本報資料照片
「問題出在畢業後的就業市場只看台灣。」楊泮池說,台灣整體經濟和就業市場太小,台大招收到最好的人才,一定要給他們「國際觀」,至少要培養出在華人地區有發展的人才。
台大學務長陳聰富坦承,台大包含機械系、資工系、化工系、法律系等科系,都有學生畢業後學用不一,有人去賣牛仔褲、有人走上音樂路,還有人乾脆把家教當正職。他認為,職業不分貴賤,但需要與專業結合,否則大學四年白白浪費。
陳聰富分析,台大生之所以沒自信,一部分原因他們進入台大以前,都是成績名列前茅的佼佼者,入學後卻發現,怎麼努力都拚不過其他人,自信心難免受損。台大新生剛入學時,臉上散發著「意氣風發」,以為考上台大後,就會有光明的未來等著他們。然而根據他觀察,多數台大生未來目標設得很高,實際作為卻不夠努力,久而久之開始懷疑自己的能耐,自信心也慢慢消失。
陳聰富直言,一個沒有目標的年輕人「非常危險」,台大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台大人,說穿了不過是「成績好」,不見得真的找到自己的興趣,念了四年後對未來一片茫然,只好繼續升上研究所,不只浪費教育資源,更浪費自己的人生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- Aug 12 Mon 2013 16:47
【瑞華文化】[多元入學] 台灣高教海外招生 3年要吸10萬人
2013/08/09【聯合報╱記者鄭語謙/台北報導】
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帶領82所大專院校出訪馬來西亞,宣傳台灣高教,參展校數創下新高,吸引超過1萬5千多人觀展,估計今年來台就讀的大馬學生將達1萬人。蔣偉寧昨表示,教育部已訂下目標,希望3年內,來台就讀大學的僑外生能達到10萬人。
馬來西亞僑外生就讀我國大學,在外生來源統計高居第一。在台就讀大專校院的大馬僑外生人數逐年成長,上學年度在台就學人數為8530人,比前一年增加1274人。蔣偉寧指出,這次共有82所台灣的大專院校赴吉隆坡參加「台灣高等教育展」,創下新高;吸引1萬5千人湧入展場參觀,簡直「萬人空巷」,顯示台灣高教「物美價廉」的好口碑。
蔣偉寧在吉隆坡時,也當場宣布馬來西亞來台獎學金名額由原來10名,增倍為20名,每人每年有30萬獎學金,大學生可領4年、研究生2年,引起當地媒體連續多日以頭版報導。
蔣偉寧表示,為解決台灣少子化問題,並加強國際攬才,教育部目標要在全球共500萬名留學生中爭取到其中5%,除了馬來西亞,接下來會強化向東歐、大陸、以及印尼、越南招生,還要吸引美國第三、四代華裔子女。台灣師資多元、學費又較其他國便宜,「3年拚10萬人來台就讀,很有機會做得到。」
不過這次大學放榜,建中、北一女等頂尖高中學生前往外國留學人數越來越多,是否顯示台灣留不住人才?蔣偉寧表示,對學生到世界各地學習「樂觀其成」,因出國交流也是學習重要的一環,但教育部會注意「進出」的平衡,不要產生「赤字」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- Aug 12 Mon 2013 16:42
【瑞華文化】[中學園地] 12年國教 教長:5年加碼百億
2013/08/08【聯合報╱記者王燕華/宜蘭縣報導】
12年國教即將上路,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承諾,5年內至少外加百億元經費,發展高中職優質化,也編列203億元投入技職再造,把技職體系拉起來。
全國北區高中校長會議昨天在宜蘭縣佛光大學舉行,部長蔣偉寧下午到場,與現場200多位校長面對面溝通。
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出席全國北區高中校長會議。 記者王燕華/攝影
蔣偉寧說,12年國教鼓勵多元發展,希望學生不是依學科能力,而是適性選擇高中或是技職體系。
他向校長宣布,12年國教務必要準時上路,教育部已爭取到百億經費,接下來5年,每年至少外加20億元,連同既有的30多億元,每年會有近60億元的資源,放在發展高中職優質化這一塊。
教育部長蔣偉寧與校長們面對面溝通。 記者王燕華/攝影
此外,技職體系也沒有被忽略,教育部5年內將編列203億元經費,今年編3億元,明年開始,一連4年,每年大概有50億元預算投入技職再造。
他強調,經費已經到位,未來就看各校怎麼辦出自己的特色,國中端要活化教學,高中端要更有效教學,這是12年國教成功的基石。
除了12年國教,少子化的趨勢,讓高中新生逐年短少,各校面臨招生不足的問題,也是校長關心的議題。蔣偉寧認為可以逐年減少班級人數;另外,對於如何協助私校退場或轉型,他表示應該要提供適當的誘因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- Aug 07 Wed 2013 14:55
【瑞華文化】[應考需知] 大學指考放榜 94.4%錄取率3年最高
- Aug 07 Wed 2013 14:53
【瑞華文化】[校系情報]大考填志願 就業導向、台大情結最夯
- Aug 07 Wed 2013 14:53
【瑞華文化】[校系情報]填志願看出路 電機系抬頭
- Aug 07 Wed 2013 14:51
【瑞華文化】[多元入學] 台大新生 還是明星高中天下
- Aug 07 Wed 2013 14:50
【瑞華文化】[中學園地] 拚明星高中 免試比特招壓力大
- Aug 07 Wed 2013 14:49
【瑞華文化】[中學園地] 壓力還在 家長:先補再說
- Aug 07 Wed 2013 14:48
【瑞華文化】[中學園地] 基測登記分發缺額創新高 高職變夯
- Jul 30 Tue 2013 13:52
【瑞華文化】[中學園地] 12年國教共同就學區出爐
- Jul 30 Tue 2013 13:51
【瑞華文化】[多元入學] 指考錄取率逾9成3 創3年新高
- Jul 30 Tue 2013 13:49
【瑞華文化】[多元入學] 指考上網填志願 周日截止
- Jul 30 Tue 2013 13:48
【瑞華文化】[多元入學] 移花接木 大陸假大學增為150家
- Jul 30 Tue 2013 13:45
【瑞華文化】[多元入學] 明星高中生 前進中港增加
- Jul 22 Mon 2013 14:09
【瑞華文化】[應考需知] 指考填滿100志願 該怎麼填?
- Jul 22 Mon 2013 14:08
【瑞華文化】[應考需知] 大學指考錄取率92% 8月6日放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