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011/03/24
【聯合報╱記者張錦弘/台北報導】
大學個人申請今天將公告學測篩選結果,通過者緊接著要繳自傳等書面資料,準備4月的第二階段甄試。隨著甄選招生名額快逼近總數5成,高中輔導老師指出,高中教育也要改變,應更加強生涯規畫,更重視社團活動及服務,加強訓練語文表達能力,以免申請6個校系全落空,白忙一場,也傷自信。
宜蘭高中輔導室老師林文魁在大考中心選才電子報發表文章指出,今年大學繁星計畫和學校推薦整併為「繁星推薦」,連同「個人申請」合稱「甄選入學」,招生總額已達48%,有的校系甚至達6成,高中要有因應措施。
在教學部分,他認為,以往著重知識教導的高中課程,也應調整教學策略與方式,因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甄試著重的是面試、備審資料、小論文等,即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、創意、獨立思考能力…而非紙筆測驗,教學應讓學生有更多發表、討論的時間與空間。
此外,申請放榜後,錄取生對準備指考的同學影響勢必增大,申請落榜人數也將快速增加,如何讓他們重整旗鼓,也是學校重要挑戰。
在學習方面,林文魁認為,以往高中學習著重學科的套裝知識,但申請第二階段著重社團、幹部、活動參與經驗,甚至社區服務與學習,都將成為學習重點,不再只是配角與休閒娛樂。
目前高中課程裡生涯規畫只列選修一小時,有些不足,林文魁指出,孩子需要探索興趣與能力,學校也應舉辦更多課外活動以協助學生探索自己的專長、興趣、培養能力;家長也應調整價值觀,多鼓勵孩子參加社團,參與社區服務,而不是追求考高分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。
【瑞華小天使】: 更多教育新知請上 →瑞華文化 全國第一國高中學習平台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