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4/01/28【聯合報╱記者陳智華、鄭語謙/台北報導】

教育部昨天召開12年國教課程審議會,討論微調高中國文及社會課綱,歷史課綱雖然受到台灣教授協會、本土社團與民進黨、台聯人士等抗議,但是最後還是通過微調,將中國改成「中國大陸」,日本統治時期加上「殖民」兩字,教育部表示,微調課綱適用104學年度入學的高一新生。

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台表示,教育部從101年7月起展開3階段課綱微調,第一階段針對數學和自然科,已經於去年7月上路,今年入學的12年國教高一新生適用。
教育部昨天召開課程審議會,部外被台30多個本士社團,約一百多人包圍堵住門口,高喊拒絕「殖民課綱」,反對「高中教科書去台灣化!」


台灣教授協會等團體約數十人昨天到教育部門口抗議,批評教育部企圖消滅歷史科的「台灣主體意識」。 記者林伯東/攝影

台灣教授協會表示,教育部違反正當程序,黑箱作業執意通過課綱微調,是違反民意,要求停止使用充滿意識型態的用詞例如「光復」,應以中國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,不是含糊不清的「大陸」。

王作台表示,歷史課綱微調主要是讓將教科書內容及用詞,更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,完全沒有「去台灣化」。地理科課綱中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的大陸地區,修改變更為「中國大陸」,歷史科也是一樣,以符合憲法。

王作台也指出,現在的歷史課綱是100學年度公布,101學年度實施,但外界認為內容對台灣太苛刻,遷台之後只有負面內容,太美化日本殖民統治,這次課綱微調希望能反映事實。

國文微調則在古文的選文加入楚辭、荀子及史記3篇;公民與社會科第4冊「經濟學與永續發展」中增列「經濟福祉應將所得的成長和分配均納入考量;應以均富(求平均亦求成長)為目標,兩者不可偏廢。」


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表示,馬政府一上台就急著跟北京交心,將高中歷史教科書與意識形態掛勾,但超過75%民眾認為台灣是一個主體,強硬通過課綱微調是逆民意而行;他認為,課綱不一定要有台獨意識,但至少要能多元思考方式書寫歷史。
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pmaster17 的頭像
    topmaster17

    瑞華文化事業

    topmaster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