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更新日期:2011/06/24 09:25
「提升英聽能力 從生活著手吧」 (陳映竹報導)

大考中心將在今年九月試辦英聽測驗,提供大學選才參考指標。語言學習有四大能力:「聽說讀寫」,「聽、說」大概是台灣學生最弱的一環,台灣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,從小到大,英語學了十幾年,但遇到外國人往往是聽不懂、也不敢講。

語言的學習必須有環境配合,多數中產階級家庭都希望送孩子出國念書,卻是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,更何況是弱勢、偏鄉的學生。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就能學好英語?台灣地區多益英語測驗最高得分、990分紀錄保持者湯惠婷分享,英文要學的好,最好方法是把自己曝露在全英語環境,如果不能出國留學,就多看英語新聞、影集、雜誌,他學生時代就是看影集「X檔案」,練就英文聽力。

湯惠婷指出,耳朵也需要鍛鍊,因此營造說英文的環境很重要,電視上的各種節目都能好好利用,興趣是持續學習的原動力,可以先從有興趣的題材或影集著手。

坊間林立著各類英語學習的補習班,但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指出,其實學校英語教學就很不錯。語言教學最重要從「聲音」開始,現在網路上、廣播都有許多教學節目,英文是富有節奏性語言,不只聽還要開口複誦才有用。

英語教學一直存在城鄉差距,都會高中上英文課往往搭配英語雜誌、報紙,到視聽教室聽錄音帶,但偏鄉資源缺乏。大考中心試辦英聽測驗,外界最大詬病就是加深城鄉差距鴻溝,陳超明表示,任何制度對於偏鄉都是不利,但如果方向正確、對偏鄉不利就不能做嗎?這樣的話數學科也不能考試。教育部不只要補助偏鄉設備,還要強化教師教學概念,把競爭不公平降到最低。

台灣學生英語能力最好的時期是國中升高中,以及高中升大學的階段,字彙、文法才是教學重點,至於能不能說、會不會用一直被忽略。大考中心試辦英聽測驗,是否就能提升學生英聽程度,不得而知。但可確知的是,英聽能力不侷限在高中常用4500字詞,如何現場教學時平衡聽說,教導學生願意從生活中取材、練習語言,才是根本。

資料來源:中廣新聞網。

學好英文的撇步: 點我連結下載^^

【瑞華小天使】: 更多教育新知請上 →瑞華文化 全國第一國高中學習平台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pmaster17 的頭像
    topmaster17

    瑞華文化事業

    topmaster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