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013/11/23【聯合報╱記者陳智華/台北報導】
不少學生上課會睡覺,高雄市鳳林國中生物科老師蔡幸娟讓學生分組合作找資料、上台報告,甚至要學生做教具,很多學生覺得上課很有趣,蔡幸娟說:「教書3年來沒有學生上課會打瞌睡。」教育部昨天舉辦國中活化教學列車記者會,邀請蔡幸娟分享活化教學方法,她採用分組合作學習模式,以課外書、教學影片做為輔助教材,並讓學生合作找資料、進行小組討論及上台報告,當學習的主人。
高雄市鳳林國中老師蔡幸娟(中)與學生吳晨瑀(左)及張姿敏(右)分享活化教學方法。 記者徐兆玄/攝影
蔡幸娟說,班上有25位學生,由於學生程度不一,難以在短短課堂時間內顧及每位學生,因此實施「認領同學制」,協助學生兩兩分組,或4到6人一組,尋找自己的學習夥伴。她表示,透過分組合作學習,學生可以互問問題,主動提問,共同思考學習內容,有學習盲點時,她再從旁協助,適時為學生解惑,了解每位學生學習情形,及時進行補救教學。
為增強學生學習興趣,蔡幸娟針對主題尋找適合的影片及圖片,帶學生思考,讓學生討論。她表示,自從讓學生觀察生物影片及圖片,不少原本無心向學的學生眼睛一亮,甚至分組搶答時,表現非常好。不少學生透過分組合作討論及上台報告,除了學到知識,也能學習互相協助及包容,蔡幸娟說:「很有成就感。」
該校8年級的學生張姿敏說,去年上了蔡幸娟的生物課,學會跟小組成員溝通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