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01/04【聯合報╱記者沈育如/台北報導】
距離學測只剩兩周,該如何在最後關頭衝刺社會科?高中與補教老師都建議,這段期間一定要勤練考古題,把前5年的學測、指考題目都做一遍,從中練習解題、掌握出題方向。公民科與時事結合出題的機率高,老師建議,可把時事與4本課本目次相互對照,整理新聞與課本理論的對應。
歷史補教老師鄒臥龍表示,往年歷史出題台灣史約5題、世界史10題、中國史9題,顯示每冊都很重要。台灣史當中滿清治台末期、日本皇民化時期、國民政府來台政經變化、美麗島事件、雷震自由中國都是考試重點。
鄒臥龍表示,中國史則要注意秦漢政治運作、唐朝到明朝的制度演變、清朝康雍政績、太平天國、國共關係、台灣近代變化、大陸同胞來台等。
世界史方面,鄒臥龍表示,上古文明每年出一題,埃及、印度、兩河流域都有可能。中古世紀要留意封建制度、莊園制度、基督教文化、十字軍東征、啟蒙運動、文藝復興。近代就是兩次大戰、美蘇冷戰等。
去年學測首度使用99課綱,建國中學地理老師譚柏雄表示,課綱新增內容如果去年沒考,今年出題機率就高,例如第二冊的少子化、高齡化、人口性別比;第三冊的東歐區域發展,出題可能結合高一下的高科技知識產業,例如台灣的鴻海、友達到捷克投資設廠。
譚柏雄也說,第四冊「非洲」增部落文化、薩滿信仰(原始自然崇拜),要注意新名詞解釋。另外中國大陸單元也新增「渤三角」、「長三角」、「珠三角」,留意3沿海工業區產業分工、與鄰國經濟互動。最近熱門的紀錄片「看見台灣」,可能延伸考台灣環境汙染、區域地理位置、人口數等。
公民出題最常與時事結合,台南一中公民老師廖翠雰表示,政府體制年年考,今年要特別留意泰國解散國會、美國政府關門、德國大選、日本東京都知事因政治獻金辭職。食安議題牽涉法律、經濟層面,包括消費者保護法、市場均衡下的供需原則、廠商道德觀等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公告版位
- Jan 07 Tue 2014 15:00
【瑞華文化】[應考需知] 社會/回溯5年考古題 掌握出題方向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