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04/11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、張嘉芳】
日本福島核電廠爆炸意外,令人不禁聯想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及美國三哩島事件。
三起意外雖造成輻射外洩,但進一步分析核電廠爆炸原因,其實並不相同。
1986年4月26日凌晨,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4號機組,因為管理及技術人員私下進行安全系統實驗,一連串操作疏失,造成反應器發生水蒸氣及氫氣爆炸,引起反應器內石墨燃燒,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。
這起事件是核能發電史上的最嚴重事故,輻射塵汙染後來擴及白俄羅斯及俄羅斯,甚至威脅北歐、英國、北美東部。
三哩島:1979年3月28日凌晨,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二號機發生跳機,值班檢修人員疏失,未依規定打開閥門,冷卻水無法進入爐內,導致反應器爐心過熱熔毀,造成放射性濃度上升。美國緊急撤離5英哩內的兒童與孕婦,白宮更成立特別行動小組。幸好反應器逐漸冷卻,加上圍阻體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質大量外釋,成功遏止事故惡化。
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李敏表示,車諾比與三哩島事故屬於人為事故,兩者最大不同在於,車諾比的反應器型式特殊,反應器在瞬間解體;爆炸造成爐心大量放射性物質拋向大氣。
此外,車諾比反應爐使用碳同位素「石墨」,用來中和及維持反應爐運作,卻因失控導致石墨起火燃燒,5000度高溫汽化,將各類放射線物質釋出。
三哩島核電廠使用輕水式反應器,緩和劑為普通水,其與石墨特性截然不同,對於核分裂連鎖反應可自我抑制,反應器不易失控、瞬間解體。但輕水器反應器若無法移除衰變熱,一旦溫度持續上升,仍有熔毀危機。
日本福島核電廠事件為天然災害,造成系統受損,輕水式反應器的衰變熱無法移除,產生造成氫氣爆炸,部分圍阻體崩壞,放射性物質外洩,其嚴重度較三哩島嚴峻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。
【瑞華小天使】: 更多教育新知請上 →瑞華文化 全國第一國高中學習平台